本页面全文翻译自英文页面Structure。
此页面主要讨论Decktet牌组的一些结构特性——这也正是Decktet区别于扑克牌的地方——它们可能会对游戏设计有所帮助。此页面在介绍某一特性时,会举一些使用过这个特性的游戏的例子(如果有的话)。
当然,并非每个游戏都需要包含Decktet中的所有结构特性。
卡牌的“多花色性”
在Decktet中,大多数卡牌都拥有两个花色。
这是Decktet最显眼的特性了,因而它成为了用Decktet设计游戏的最自然的出发点。这个特性曾被用于以下机制:
- 在“吃墩”类游戏中,即使你必须跟一张非王牌,你也可能通过该牌的另一花色,“同时打出”了王牌。参见 Ace trump, Gasp!, 和 Gongor Whist。
卡牌花色数量的差异性
有些牌只有一个花色,而有些牌有三个。
Decktet牌组中大部分卡牌都有且仅有两个花色,但“例外”是存在的。单花色的A与王


- 想凑齐全部六种花色,不一定恰好需要三张牌。参见 Bharg。
同“大小”的卡牌数量的差异性
数字牌各有3张,A与王各有6张,士与官各有4张。
这意味着,不同大小的牌,凑出“对子”的难度是不一样的。当然,若想凑出同大小的所有牌,难度差异会更加明显。
花色组合情况的不对称性
Decktet中大多数牌都恰有两个花色,但不同花色组合的出现频率有所不同。
在24张数字牌中: 有3种花色组合 (明月+烈日











在部分游戏中,你可以利用这样的不对称性研究出更好的策略,尽管游戏规则往往不会提到这一点。
- 鉴于某些花色组合压根就不会出现,在游戏设计中,你可以赋予某两种花色的牌 一对互相矛盾的效果,而不出现bug。参见Epic。
若要了解更具体的花色组合分布情况,请参考这个文件:DecktetReferenceCards.pdf。
花色的大小顺序
明月>烈日>涌浪>红叶>虺蛇>扭结。
对于多花色的卡牌,牌面上花色的上下顺序是严格按照以上规律排列的。举例来说,在** Discovery** (5



- 在“吃墩”类游戏中,若两人打出了同大小的牌,常会使用这一特性决定这两张牌大小顺序。参见Ace trump。
- 若规定只考虑各牌的“上方花色”或是“下方花色”,你可以得到不同的花色分布情况。参见Chicane和Double Knot。
“士”与“官”
任取两张士,它们都恰有一个共同的花色。
这意味着每种花色都恰好在两张士





卡牌的“类型”
卡牌可以分为四个类型:A、人物、地点、事件。
这一特性往往只被用于占卜,但这不代表其它游戏不会用到它。
关于翻译用词的说明
在The Decktet中文介绍中出现的术语将不再被列出。
特性-feature
花色组合-(suit )combination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