补锅匠奇遇(Tinker, Sailor, Soldier, Spy)
设计师 mrichey
游戏人数 1人
游戏时长 20分钟
额外配件 扩展牌组、36枚花色筹码(每种花色6枚)

此翻译主要基于M.C. De Marco的润色,而非英文页面。

找寻队友、积累经验,然后才能去冒险。

你只是一个卑微的的补锅匠(the Excuse),一个奇怪的巫师却指派你去除掉君临这个世界的某样邪恶。作为你的帮手而受指派的,还有水手士兵和一名间谍(the Diplomat)。此外,他给了你们36枚魔法护身符花色筹码)已备旅途之需。你们四人需要先招募一些队友,并处理一些事件来积累经验,才能踏上为这个世界祛魔的旅程。

初始设置

1.将the Excuse(代表补锅匠)、5wyrms.pngknots.pngthe Sailor4waves.pngleaves.pngthe Soldier8moons.pngsuns.pngthe Diplomat(代表间谍),单独取出、洗混,放到离你较近的地方。这是你的抓牌堆

2.将余下的牌按照类型分为人物牌、事件牌、地点牌和Ace牌4堆。对于拥有2个类型的卡牌,6leaves.pngknots.pngthe Market放入事件牌堆,2waves.pngleaves.pngthe Origincrown.pngleaves.pngthe End放入地点牌堆。(检查:人物事件牌堆应当各有11张牌,地点牌堆有13张牌)将4堆牌分别洗混。

3.拿取36枚花色筹码,每花色6枚,放到你的抓牌堆旁边。这是你的魔法护身符

4.将Ace牌堆、人物牌堆与事件牌堆并排放在离你较近的地方,它们会在第一部分用到。将地点牌堆放在离你较远的地方,它在第二部分才会用到。此外,别忘了为弃牌堆预留空间。

游戏流程

第一部分

在第一部分中,你需要招募队友,并通过事件来积累经验。这将会扩充你的抓牌堆,为后面的冒险做好准备。本轮中,人物牌代表一些可能为你所用之人,可惜他们都已被邪恶附身,若要招收他们,你得先与其上的邪恶作战;而事件牌代表一些被邪恶利用的事件,你可以通过解决他们来积累宝贵的经验。

每一回合的开始,从人物牌堆和事件牌堆顶部各翻出一张牌,并将其中一张移出游戏。而另一张牌,则代表你要试图招募的队友或要试图解决的事件(下面将这张牌简称为敌人,因为你马上要与其上的邪恶作战)。若牌堆已空,则进入第二部分

与邪恶作战

抓牌堆顶端翻出一张牌。如果你单凭它已能赢得战斗(见如何打败邪恶?),那么,直接进入打扫战场阶段。

否则,你可以打出一枚魔法护身符(没有花色要求),然后再翻出一张牌(即使打出魔法护身符已足以使你赢得战斗,也必须翻出一张牌)。可以重复执行此步,直到你能赢得战斗;或者你决定放弃。然后,进入打扫战场阶段。

如果抓牌堆空了,则从Ace牌堆顶端翻出一张卡牌(冒险途中,疲倦感会不可避免地随时间而加增),将它与弃牌堆一同洗混,组成新的抓牌堆。若是Ace牌堆也空了,那么直接重洗弃牌堆即可。

如何打败邪恶?

计算所有翻出的、与敌人有至少一个共同花色的牌的大小之和(A大小视为1,pawn.png视为10,court.png视为11,crown.png视为12,而the Excuse视为0—天知道你这个卑微的补锅匠是怎么被选中的?),并且每一个打出的、与敌人的某个花色对应魔法护身符会为这个值+1。如果这个值大于等于敌人大小,那么,你赢得了与邪恶的战斗。

打扫战场

如果你赢得了战斗,则将这张人物事件牌(曾经的敌人)放入你的弃牌堆;如果你选择了放弃,则把它移出游戏。然后,把所有从抓牌堆翻出的卡牌移入弃牌堆。最后,把所有你打出的魔法护身符移出游戏,无论你是否赢得了战斗。然后,这一回合结束。

第二部分

在第二部分中,你和队友们需要在这个世界上游历、冒险,以扫清所有附着于地点上邪恶。

地点牌堆拿近一些。每一回合,从地点牌堆顶翻出一张牌,并与其上的邪恶战斗。战斗规则与第一部分相同——只是这一次,你不能选择放弃!此外,在第二部分中,你所战胜的敌人,不再进入你的弃牌堆,而是直接移出游戏

游戏结束

游戏只有可能在第二部分结束。

如果你战胜了所有地点牌上的邪恶(即把地点牌堆翻空,并赢下这最后一个敌人),那么,游戏胜利,你们拯救了世界。否则,如果你耗尽了魔法护身符,却仍没有战胜某一地点上的邪恶,那么,游戏失败,世界将继续被邪恶统治。

附加规则

可以使用如下附加规则,让游戏变得更有挑战性:当你放弃了某场战斗时,需要额外弃掉一枚魔法护身符,没有花色要求。如果你没有魔法护身符,那么游戏失败——即使是在第一部分

致谢

此游戏是受到Friedemann Friese的《星期五》启发而设计的。

链接

评论

Unless otherwise stated, the content of this page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-NonCommercial-ShareAlike 3.0 License